育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育儿论坛 育儿网 生活频道 查看内容

哈佛亚裔的悲哀:我的人生轨迹都是围绕父母而转的

2019-9-20 22:29|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4773| 评论: 0|来自: 我爱追TVB

摘要:   哈佛2010级华裔学生Alex Chang,在TED上有期名为《哈佛大门背后的秘密真相》的演讲。  介绍栏写着这个:  Alex并不是“常春藤大学的料”。  他在高中连前五名都不是,没有将近满分的SAT,没有得过国家等级 ...

  哈佛2010级华裔学生Alex Chang,在TED上有期名为《哈佛大门背后的秘密真相》的演讲。

  介绍栏写着这个:

  Alex并不是“常春藤大学的料”。

  他在高中连前五名都不是,没有将近满分的SAT,没有得过国家等级的数学比赛,不是球队的先发球员,也没有钱或有名的父母让他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他以一位 “普通学生” 的身份,申请上了哈佛,并完成了哈佛教育学院的学习。

  一个寂寂无名的账号把视频上传至YouTube后,观看次数近365万。

  他觉得他有 “社会责任” 要分享或警告那些有“藤校情结”的家庭和孩子。

  演讲中,Alex用自身的经历讲述了他到了更有高度的平台后,整个人在心态和个人能力上的转变,还原了哈佛大门背后,亚裔学生们学习、生活的真相。

  

  1我想在爸妈面前成功因为我想让他们以我为荣

  Alex在演讲中提到了父母两次,但这两次,都和他的哈佛生涯息息相关。

  父母第一次出现,是在哈佛面试中,面试官问他为什么要去哈佛?

  “我当时没有特别准备,我的回答是:‘我的父母为了给我最好的教育,而从台湾移民到美国。我觉得好教育的定义就是哈佛,所以我觉得如果我能去读哈佛,这会是我跟爸妈说谢谢的最好方式,让他们知道他们当时做了正确的决定。’”

  

  第二次出现是在Alex谈到在哈佛遭受压力的时候。

  “我爱我的爸妈,他们也很爱我。

  每次我跟他们通电话,尤其是在我大三大四的时候,几乎是每天,他们会问我最近好吗?工作找得如何?有没有得到想要的微软、谷歌、或脸书的面试机会?

  电话中,我必须不断地跟他们说我还没有工作,跟他们说,我还在等,这个地方拒绝了我,我还在应征另外两个地方,这个地方给了面试机会,但没给我复试……之类的,他们给我的关心,却变成了我的压力。

  我知道,不管我最后去哪工作,我的父母都觉得没关系。我不需要去最知名的公司,但我想要在他们面前成功,因为我只有成功,才能让他们以我为荣。

  

  父母对于孩子的期待,其实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整个视频中Alex在讲述到家庭的部分,你都能感受到他内心对于父母的那份爱和责任感,并且因为想要回报父母的期待,他给自己施加了很多无形的压力。

  他会担心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会不会因此丢爸妈的脸?他会担心如果自己是个耻辱,那他存在于哈佛的用意是什么?

  但正如《疯狂动物城》中刚到警局的朱蒂一样,虽然诸事不顺,却还是在父母打来视讯的时候,撑出一个假笑说一切都好。

  

  为了让父母不要担心,他们选择表现出虚假的一面,而把所有压力留给了自己。

  孩子的这种想法在生活中其实很常见。

  在一期《奇葩说》里,姜思达说:“我宁愿爸妈蒙在所谓幸福的鼓里,也不愿他们暴露在原野上,站在我的面前与万千猛兽为敌。

  这一部分,也正是引发热评“这个视频应该给亚洲的父母看看”的原因。

  从去哈佛之初是因为想要对父母说谢谢,到毕业找工作想让父母为荣,Alex的人生轨迹似乎都是在围绕着父母的想法在转。

  当然,我毫不怀疑,中国父母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

  就像Alex的父母为了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移民到美国。国内无法移民的,如果有条件也一定会送孩子去最好的国际高中,享受各种课外活动,寒暑假全世界飞,从小就见识大世面。

  但再往下一想,就是父母为你花钱是有条件的,如果我们给你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你还考不上顶尖大学,那可能就是你的问题了。

  更进一步,若是考上了哈佛牛津这样的顶尖名校,那当初送你进去我们父母都已经尽过力了,将来找工作找不好可能就是你的问题了。

  这种父母可能都未察觉的下意识和理所当然,一旦转化为给孩子的压力,绝对是比学校,比外界来的更直接,更猛烈。

  而这,正是很多中国家长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常常会犯的错误。

  你是不是无意之中常给孩子带来压力的家长呢?仔细回想一下。

  

  2

  离你最近的3个人决定了你未来五年的人生

  研究表明,大部分人的焦虑,来源于身边的朋友。

  在哈佛,这个全世界天才,学生运动员,创业家聚集的地方,这种焦虑不会因为你进入了世界顶尖学府而消退,只会被放大的更多。

  “哈佛学生好胜心非常强,他们是完美主义者,是领导者。

  

  Alex在演讲中用了一大半的时间重点讲了——在哈佛真的很“难”。

  也许你们都曾在高中得到第一名,但现在大家都在同一个地方,而能继续第一名的只有一个。

  你将面临学业挑战,社交挑战,并且需要平衡好生活,以及回应朋友,社会,和家庭的期望。

  

  “当你在哈佛这样的地方,或其他常春藤大学,或世界顶尖的学校,其他人都在期待你表现得很好,也期待你成为每个人的榜样……于是,当你发现,身边的所有朋友似乎都很好很棒时,你开始有压力了。

  他很优秀,临近毕业时,拿到了你想要的工作Offer;他很有远见,聊到未来时,有着全面清晰的规划;他十分擅长学习和社交,成绩、旅游、恋爱对象统统搞定……”

  

  这个过程中,适应不好的哈佛人会很痛苦。

  扎克伯格华裔妻子普莉希拉·陈,在接受CNN的采访时,回忆起自己就读哈佛时的经历,突然情绪就失了控。

  先是声音变得哽咽,随即面容抽动,落下泪来:“我初到哈佛时,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我觉得自己不属于那里。聪明是我唯一的优势,但在哈佛,比我聪明优秀的人太多了……在哈佛真的太难了,我几乎都准备好要离开了。

  

  因此,进入哈佛,进入这些美国名校,只是代表着成功才刚刚开始。

  你可以不服,也可以委屈,但一旦你选择逃避,毫无疑问你会被淘汰,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杨奇函,清华大学学士、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学者。

  他在《如果你想过1%的生活》这本书中,写过这么一段话:“集中精力在圆锥的高上追求高度,比匍匐在一个低层次,追求接触面的广度有效果且有效率得多。

  想想齐天大圣孙悟空。当他只是一只普通猴子的时候,他最常接触到的就是一堆猴子。当他学会了一身法术之后,他就可以跟牛魔王等黑道大哥平起平坐,还可以跟龙王呼来喝去抢宝贝。

  到雷音寺之前,他对菩萨只能跪拜求保佑,等成了斗战胜佛之后,那完全就是哥们,西方极乐世界呼朋引伴手到擒来。

  离你最近的3个人,决定了你未来五年的人生;你周围的人,潜移默化影响着你的行事风格和想法态度。

  直白地说,就是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变得聪明;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想不优秀都很难。

  所以Alex在演讲最后说:“哈佛4年间,我一度很后悔,但哈佛4年后,很感谢自己当初的经历。我从哈佛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我把它称为‘藤校精神’,也就是坚持、信心、热忱、抗压能力。

  在哈佛,是很难,但总是那些优秀且少数的人,能给你更为深刻的积极影响。

  

  3梦校是超出你能力的学校?不,我不这么认为

  哈佛大学新生开学时,院领导和教授们经常对新生说这么一句话:“你不是一个录取错误,我们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你之所以在这里是有原因的,你属于这里。

  “You're not an admission mistake. We don't make that mistake...You're here for a reason ...You belong here.”

  这一段话放在这里,是因为我对Alex演讲里对于“梦校”的定义,无法认同。

  “它之所以叫‘梦想学校’就是因为它不是你能力范围内的学校。它的程度比你高,所以才叫梦想学校,如果你去那里,你要预期那边的人都会比你聪明,比你有能力,比你厉害,你将面临很大的压力,你去那里会是一场艰苦的抗争。”

  

  从Alex的这段话中,我只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华裔孩子,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自信,从谦卑到自卑的心理转变。

  他的这种想法我可以理解。试想:一位从来没有拿过比A还低的分数的学生,到了哈佛,在他人生中,第一次看到A旁边有个减号,甚至B和C,然后当他更认真,还是只拿到B或C,这对他来说将会是无比的打击。他已经习惯在高中成功,很不适应如何面对失败。

  当他身边的同学看起来都那么优秀,这种被压抑的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变质成对自己的质疑。

  “我是不是能力不够?”

  “我会不会丢哈佛的脸?”

  

  但实际上是Alex的能力不足够上哈佛吗?不,我不这么认为。

  他只是在面对的失败的时候,没找到调解情绪的最佳方式。

  好学校并非空架子。它之所以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好学校,正是因为,它由无数个优秀的学子共同撑起来的。

  我们都知道美国常春藤大学录取率非常低,在中国招收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可想而知,从全球这么多想上顶级名校的人中脱颖而出有多么艰难。

  因此,只要你被录取,就代表着你是被选中的,被认可的,你存在的本身就已经是学校的财富。

  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不要妄自菲薄,认为自己能被“梦校”录取是高攀。要知道,这是你的天赋和努力的后果,功劳主要还是在于你自己,学校只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即便没有被“梦校”录取,也不代表你就是失败的。请记住,永远不要让自己被陌生人,或者只见过一面的人下定义。

  成长是什么?

  罗振宇在《奇葩说》上说过一句话:“成长就是你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来了,叫成长。

  

  4美国教育体制下孩子有更多成功的可能

  Alex在演讲最后,跟大家分享了他在哈佛学到的东西。

  “如果你试着突破自己的能力范围,你在某个时刻一定会感到压力,但你要知道这没关系,你要知道其他人可能只是不说,但他们跟你一样感到有压力,你可以勇敢的说出自己的遇到了困难。”

  有的时候,再大的努力也不能弥补所有的差距,人的潜能无限大,但是受制于所处环境,资源,需要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

  这个时候最大化的释放你的能力,就叫成功。

  这个部分,Alex还提到了中西教育的不同:在亚洲成功的唯一方式是,你必须成绩优异,高考考到高分,进最好的大学,然后找到工作。

  

  在美国,你可以去最好的大学然后成功,你也可以去不错的大学,但保持正确的观念,你还是会有一个成功的未来。

  

  结合中国的教育现状,他的这个说法还是有些道理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见识到美国教育的父母选择把孩子送出国的原因。

  “在美国,我的孩子有更多成功的可能。

  所以,如果孩子很早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那就要有意识地朝那个方向尝试和努力,在这个方向里做尽可能多的有益尝试和积累。

  

  追逐顶尖名校的主力军,已经从90后,转移到00后。

  刚成年的年龄,春风得意,鲜衣怒马,尚未经受过大的打击,亦未体会过失败的滋味,以为没有收到心仪学校的Offer就是最大挫折,以为收到了心仪学校的Offer,就会从此一路开挂,走向人生巅峰。

  其实,在藤校的生活未必光鲜亮丽,在一般大学的生活也未必灰头土脸。

  你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最重要取决于你自己。

  人生的任何时刻都有暗流涌动,遇到坎,跨过去,便是成长。

  愿所有进入大学或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不沉湎于过去的辉煌,亦不惶恐于未来的得失,活在最真实的今天,努力充实自己的价值。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GMT-5, 2024-12-23 0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