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个孩子均为哈佛或耶鲁博士5 v' R: |. _5 ]. g: Z8 `
“韩国首席妈妈”全惠星 传授育儿经5 O+ R# d4 Y' _# V; p7 G2 [, H
" D! C# B) u: [
她本人是博士,前耶鲁大学教授;她的丈夫也是博士,前韩国驻联合国大使;她培养了六个子女,均为哈佛大学或者耶鲁大学博士,毕业后成为美国马萨诸塞州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等等。——这个强大的家庭成员阵容,毫无争议地成就了全惠星“韩国首席妈妈”的地位。作为在美国生活的韩裔,全惠星一家出色地发扬了东西方不同家庭文化的教育之长,她的《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一书一经推出,立刻成为韩国最畅销的家教读本。全惠星将六个子女和其他韩国籍美国年轻人培养为社会各领域领导者的故事,也在美国当地传为美谈,她曾获得韩国国务总理奖、美国康涅狄格州总督奖等殊荣,并当选为在过去100年里对美国贡献最大的百位人士之一。- ~) @8 I F& ?5 C# P2 F( U
! A4 i) v, U5 [- ~! X1 V& ^) G
让孩子学会成为“奉献者”
! w' o' O2 i/ [6 F+ N6 _- b全惠星现年79岁,她在就读梨花女子大学英文系二年级时跟随家人移民美国,曾在波士顿大学研究生院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博士学位,后来在波士顿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历任耶鲁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研究部长。她的丈夫是前韩国驻联合国大使高光林博士。全惠星一家八口,总共获得十一个博士学位,成为美国教育部的 “亚裔美国人家庭教育研究对象”。因为遇到众多前来讨教教育经验的家长,同时也为了将韩国以及东方文化推广到美国, 1985年,夫妻俩创设培育下一代领导者的东岩文化研究所(ERI) ,全惠星现任理事长。
x) j! W% M( G8 G2 F
1 @: J8 S1 }$ J7 R5 ]( x: v很多重视教育的家长都会追问全惠星的独家秘笈,每当此时,她就把父亲教育她的一句话重复给大家,那就是 “一个人伟大与否,取决于他给予了别人多少帮助”。“先问问自己:你教育子女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答案是:我不希望孩子们成为只会学习的书呆子。因此,我和先生很少督促孩子们学习,相反,我们整天只对他们 ‘唠叨’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做个热心人。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成为在韩国乃至世界上都受欢迎的人。而他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些成就,也正是因为他们热心,有良好的品德,并时刻牢记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 ^3 P2 ^( i& ^; ?1 n- \. B
4 r D* a$ j$ R j/ \全惠星举例说,她的二女儿庆恩在儿童法领域的贡献已经广为人知。而当时,儿童法这个专业在法学界或者在社会中都并不被看好,也不是能够轻易得到成功的领域。像庆恩这样在名牌大学学习法律的人,毕业后就职于一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享受富裕和名誉是很容易做到的。而且庆恩当时已经是一位有名的法官的助理,是被大家所认可的年轻律师。但是庆恩说,她自己并不能从这样的生活中感到自身的价值。是一件事改变了庆恩的想法,她告诉妈妈说:“那时候,早上都不愿意去公司上班,感到没什么动力,也没什么意思。但有一次,我受邀为贫民窟的儿童辩护,很奇怪的,我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感到浑身上下有充沛的力量。我觉得即使不睡觉,我也能精神焕发,我对整件事情充满了兴趣,即使通宵达旦地准备辩护,也心甘情愿……”于是,庆恩决定学习儿童法,她很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没有力量的儿童。她做到了,成了儿童法方面的专家。后来,她又开始学习移民法,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
4 E" P1 T2 ^4 S5 K+ A0 U. B: s, q1 E! N& E" |; y. ?
妈妈们要撇开“牺牲”的念头
5 M9 c' r; X" w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这个书名,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位著名的韩国妈妈:韩国第一个花滑世界冠军金妍儿的妈妈朴美姬。朴美姬在介绍自己“育女经”的回忆录中,强调“一切为了子女”的观点,为了培养“冰上公主”,朴美姬放弃自己的绘画学业,不再参加社区会议,并将家中所有的积蓄用于培养女儿。这种极端的育儿方式被不少韩国妇女推崇,但全惠星对此并不认同。 “不管怎样,放弃工作机会,将自己的一段人生完全牺牲,都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并且,关键是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放弃,而在于,有这种放弃的必要吗?我们可以付出无条件的爱,但不要无条件的牺牲。 ”
% Y: I1 @; `! @1 N
% Q- _( s3 d9 T: m" I' Y! E 全惠星自己既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又是出色的事业女性,她的切身经验是“孩子都喜欢有力量的父母”。“我听过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一长大,就跟自己有隔阂了,什么事情都不爱跟自己说,而他跟同学、朋友却好像无话不谈。遇到这种情况的父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谁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孩子不跟父母沟通,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跟父母沟通没有意义。一来,父母不理解他,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教育他;二来,父母不能提出建设性或者启发性的建议。好的父母要始终记住两个词语:聆听,建议。 ”# q: K7 U' D/ |) j% H2 j% c
2 t3 P( G$ ^/ ?. d 全惠星的大儿子京柱上耶鲁大学一年级时,有一次给妈妈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放下电话后,京柱的室友说:“我非常羡慕你,我都不敢把这样的事情跟我母亲说,你有这样能听你说说心里话的母亲,真是幸福啊! ”京柱把室友的话转告给妈妈,全惠星倍感自豪。 “作为母亲,我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和尊敬,但是,我并没有为孩子们放弃自身的幸福。相反,我总是努力成为我人生的主人,把握自己,奉献于他人。当然,我也在尽全力协调‘自身’与‘母亲’这两个角色的关系。我的生活并没有完全以孩子们为中心,我在自己的领域里努力着,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孩子们为我能够被人们认可而骄傲,并且,看到我们夫妇一生都在认真做学问,他们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地将学习作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0 `3 d% h: M7 w+ f
- G5 {' T" {4 [9 B
没有人可以歧视你,除非你自己9 k' t5 e4 V a. m z o5 I
作为在美国生活的韩国人,全惠星坦言她对种族歧视问题很敏感,也非常关注。 “记得孩子们第一天上学时,我让他们穿白衬衫和西裤。周围的同学都是美国人,我担心孩子在他们面前没有信心,所以要他们穿得干净、有品位。想法是没错,但当时却起了相反的作用。由于这样的着装太拘束,在运动的时候孩子们在体育课上无法自由玩耍,也就没办法跟其他同学融入到一起。本来我是希望通过着装拉近孩子和其他同学的距离,结果却南辕北辙。”
6 u3 J% P T8 J" |$ |' M: U! S5 y1 ^4 G5 i5 n7 y2 v
全惠星认真总结教训,并且成果显著。她第一次去夏令营,事先准备了孩子们喜欢的紫菜包饭。到了露营地,才发现其他300多人全是白人。孩子们没有心理准备,因为感到自己跟别人的不同,所以觉得很慌张。就餐时,全惠星把紫菜包饭拿出来,当时在美国这不是常见的食品,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但她这次表现得非常冷静,大大方方地跟孩子们聊天,把紫菜包饭分给大家吃。孩子们看到妈妈不以为意的样子,也重新找回了活力。“由于我们自己没有把东方人的身份当成行动的障碍,在美国的很多领域都表现得很活跃,后来西方人也不再把我们当做是纯粹的东方人了,而是真正认可了我们。”! F6 a/ p+ z' Q$ l" x$ j, x
' h' P q" l$ P+ ?) u' g
美国文化对全惠星的另一影响就是:不能太看重自己作为长辈的角色。 “长辈意味着权威和经验,意味着要让别人听自己的。但事实上,在急速变化的多元文化中,这种经验是靠不住的。我想劝告父母们,一定要丢弃要求孩子 ‘这么做,那么做’的固有观念,同时也要丢弃把孩子赶向特定的方向的强迫观念。”
5 {/ _3 c9 ~: g% L) Q$ ?4 D% ]3 Z7 d9 c) V5 Y
在这种家庭教育之下,全惠星的六个子女都受益匪浅。三儿子洪柱为了指出国家宪法上的一个政策错误,参加了美国参议院的听证会。当时,洪柱领着他十三岁的儿子一同前往。在那个场合,洪柱郑重地介绍了自己的儿子,然后说:“我希望在我子女的时代能够有正确的政策实施,因此,我将我的儿子领来了。”洪柱的做法在美国社会引起轰动,还上了当时的新闻报道。
2 l* W' b7 R9 y0 u. q7 u9 q
2 s$ v; H, ` A- u3 b3 Q' N% Q-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