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贝母
" T: Y% d+ ]. k7 V# A4 Z# r " L7 W- Y3 t8 G1 x4 o
浙贝是很早就使用的一种药,《诗经》里就有这样的诗句:
. \( u2 y- ?; e8 X: K
2 f/ l: S. W* W2 f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6 X& W* y2 b4 G9 d 2 u6 D' r( {4 g( s0 U% C
这里的“蝱”,就是指贝母。这句诗的意思是:登高来到那山冈,采摘贝母缓解忧郁的心情。因为女子心思敏感细腻,虽然伤感各有原因,但总离不开一个“郁”字。可见贝母“散郁结”是很早在民间就有的常识。
0 j9 Q! b+ |9 }3 a$ g( Y" T + d" e: \' H& L# Z$ k
浙贝母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多糖,蛋白质,脂肪,胆碱,活性物质,% E2 P. O$ P: {* N
! _2 X/ H. C/ V: z o g4 N 浙贝母碱、去氢浙贝母碱、贝母醇、贝母丁碱、贝母芬碱、贝母辛碱和贝母替定碱等。
7 E$ s( j) e9 ~0 @+ D/ a: V
" w! o* O( r- R: c- j" _ 能调节消化,利尿,护肝肾,预防老年痴抗衰老,抗氧化等作用
! ?) ?0 H6 x' w' B. K# k 4 ?( @7 B5 Q2 I! G+ b# j, E
可以滋补肝肾,调节内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脑血管病,减少高血压,调节血脂,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调节血糖。% y" ^0 [5 j0 {9 h
9 v7 k8 K9 l! r6 K) c
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贫血,肾病,肝病,胆结石,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痛风,肥胖症,慢性支气管炎,痛经,抑郁症,湿疹,眼疾等疾病。
: w( x* j0 @& `% @
- w9 \' n) q# q 一些淋巴疾病患者能够在身体表面摸到肿块,坚硬得像石头一样,不痛也不痒,肿块处的皮肤颜色也不改变,这些患者往往还伴有心烦,脾气急躁,容易发怒,胸部疼痛、憋闷,上气不接下气,咳嗽,甚至气喘,心慌,头昏,全身没有力气,舌质暗红,舌苔厚腻且呈黄色,这些症状在中医上可归结为“痰热阻肺证”。! O. A$ p. b) z* y' H; e3 b
! |% l* Y0 ~# X' h- d 浙贝母苦寒,归肺经,长于清热化痰,可起到软化缩小肿块,改善患烦躁易怒、胸痛咳嗽等临床表现,是治疗淋巴瘤“痰阻肺证”的良药。
9 T7 o! R, w6 N& v, b$ j9 o . W4 X6 h+ `/ _6 c( |
清代药师张璐注写的《本经逢原》有记载:“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此处象山贝母是浙江产的浙贝母,而西者极可能就是新疆的伊贝母。
9 w- {3 V$ t# P" A 5 i6 b/ @! v/ Y$ Z& Z( e9 X
珍奇的托里贝母仅分布在新疆塔城地区的巴尔鲁克山一带,洁白的花冠上撒着点点酒红色的斑点,在夕阳下孤独绽放在雪线边缘的山岩间,散发着生命的坚韧与活力。- y: X' Q Z6 N8 m2 R$ b& S
, Z) a7 d! y4 F$ Y) y! ~- g3 F! E 梭砂贝母通常生长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开阔、荒芜的流石滩环境中,任何一点儿绿都很容易被取食者发现,神奇的梭砂贝母便用伪装色保护自己。更神奇的是,由于各个山头流石滩地带的岩石色泽各异,梭砂贝母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以将自身隐没在周围环境中。一株小巧而未开花的贝母藏匿在碎石堆中,即使视觉敏锐的人类也很难发现。6 X1 M5 R6 n5 i( m& J1 m
2 ^! d+ d5 k8 {) V; f3 m, }2 I- _ W 浙贝母是什么 |
|